洛陽廣緯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先生
手機:13837907701
聯系人:葛經理
電話:18737962638
固話:0379-64593276
郵箱:guangwei@gwspool.com
傳真:0379-64594220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西路173號
網址 :www.umojawa.com
鋼筋施工的常見問題及誤區,有哪些?鋼套筒在鋼筋工程作為結構施工中承受荷載的分項工程,其施工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工程施工過程中,卻經常會因為工人素質不高或水平因素而導致出現各種問題,嚴重影響到了工程的質量。因此,應對鋼筋施工中的常見問題以及細節加以控制。鋼套筒廠家現在就帶你去看看關于在鋼筋施工的常見問題及誤區吧。
一、 鋼筋安裝常見問題及防范
1. 直螺紋套筒鋼筋加工質量差及連接外露絲頭過長。
直螺紋套筒作為目前梁柱筋連接的常用方式,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質量。鋼筋在套絲前應將鋼筋原材料端部用無齒鋸切平,絲頭長度應不少于對應鋼筋套筒長度的一半,且鋼筋絲頭的加工長度必須為正公差。鋼筋在套筒中央位置應相互頂緊,這是減少接頭殘余變形的最有效的措施。安裝接頭時用管鉗扳手擰緊,外露螺紋不宜超過2P。但外露螺紋不超過2P只是防止絲頭沒有完全擰入套筒的輔助性檢查手段。
2. 柱筋電渣壓力焊軸線偏移,焊包不勻
電渣壓力焊時,焊接夾具的上下鉗口應夾緊于上下鋼筋上,鋼筋一經夾緊不得晃動;引燃電弧后,應先進行電弧過程,然后,加快上鋼筋下送速度,上鋼筋端面與液態渣池接觸,轉變為電渣過程,最后在斷電的同時,迅速下壓上鋼筋,擠出熔化金屬和焊渣。
規范規定:接頭處彎折角不得大于3°;接頭處軸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0.1倍,且不大于2mm;鋼筋與電極接觸處無燒傷缺陷。
為防止焊接過程中導致的軸線偏移,應著重從以下措施加以控制:矯正鋼筋的端部;正確安裝夾具和鋼筋;避免過大的頂壓力;及時修理或更換夾具。而焊包不勻則是因為鋼筋端面不平整,填裝的焊劑不均勻以及電渣過程時間不夠長導致的。
作為施工人員,正式焊接前必須進行現場條件下的焊接工藝試驗,并經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生產。只要精心施焊,電渣壓力焊接頭完全可以達到規范要求。
3. 樓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樓梯梁內錨固長度不夠
此種情況往往是因為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層樓梯梁內錨固長度超出規范要求,在上層樓梯梁內主筋錨固長度達不到規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準確,一側梁內長度偏大,一側梁內長度偏小導致。
樓梯梯段主筋下料時,鋼筋長度可以比圖紙尺寸稍長一些,以防出現梯段主筋錨固長度不足的現象;或在鋼筋綁扎時,在梯段主筋與樓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將分布筋與梯梁箍筋綁扎連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時也能夠確保此處鋼筋保護層厚度;梯段鋼筋不如現澆板鋼筋位置容易保證,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應在梯段長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澆筑中出現主筋下移,使上層樓梯梁內錨固長度不足,應對主筋進行搭接或焊接。
4. 混凝土二次澆筑部位鋼筋綁扎質量差
基礎承臺、地梁施工過程中,因為設計或施工需要以及其他原因, 往往會在梁部位設置施工縫。在施工縫位置常會出現鋼筋錨固長度不夠,預留鋼筋過程導致后期施工過程中變形,甚至會出現漏筋現象。
在澆筑混凝土時,如果鋼筋綁扎不牢,造成位置移動,也會造成保護層過大或不足的問題。
為避免出現此種情況,在施工縫處的鋼筋長度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重新翻樣、下料,并把鋼筋的位置固定好,防止鋼筋跑位。
5. 框架梁、柱支座范圍內箍筋架設不到位
鋼筋綁扎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主梁中箍筋在主次梁交叉位置斷開,而只在次梁兩側附加三根附加箍筋;在框架柱與框架梁交叉部位箍筋綁扎根數達不到規范及設計要求。
作為主要抗剪和抗扭作用的箍筋,其在框架梁中的布置不能減少,綁扎過程中應加強交底。而框架柱與框架梁交叉部位,因為此處兩個方向的主框梁和柱筋相交,使得此支座處的鋼筋根數和種類繁多。工人在綁扎時往往只套幾個箍筋,而且腰筋、箍筋和主筋的位置不能得到保證。在綁扎此部位時,為防止箍筋間距不均勻,可以采取焊接籠子的方式,然后將各鋼筋的依次從相應位置處穿過籠子,梁綁扎完畢后,整體沉入支座內。
6. 受力鋼筋端部錨固不正確
框梁負筋在端部應從邊框梁上部錨入梁中,工程施工中常會出現由于鋼筋長度不足而導致梁錨筋不能錨入邊框梁中,或者是與邊框梁的位置錯誤,梁筋放置在邊框梁下面?;蛘邇蓚€方向的邊框梁在支座內互相錨固的方式不正確。
二、 鋼筋安裝應注意的問題
1.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對梁類板類及墻類構件不宜大于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于50%,對板類墻類及柱類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對同一
連接區段的定義:
(1)綁扎搭接:1.3倍搭接長度;
(2)機械連接: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
(3) 焊接連接: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于500mm。
(4)焊接連接:45d(直接承受吊車荷載的受彎構件中的焊接連接)
2.墊塊。墊塊主要起鋼筋保護層的作用,防止潮濕的氣體和水滲入混凝土中腐蝕鋼筋,影響結構的安全。墊塊經常是工程施工中容易忽略的一個因素。
3. 箍筋彎鉤的角度以及拉鉤的綁扎方向。箍筋在綁扎時為了方便施工,經常會將135°的彎鉤調直為90°,但綁扎完畢后并未將彎鉤彎回。拉鉤在加工廠加工時一端為135°,一端為90°,現場綁扎時必須將135°和90°彎鉤錯開布置。
4. 梁與梁相交處標高不得高于板面標高。
三、 對箍筋認識的誤區
工人往往對鋼筋中的箍筋認識存在誤區,認為梁柱只是受力主筋承受主要的荷載,而認為箍筋只是起構造作用或者次要作用,從而出現了很多弊病,甚至引起一些質量事故。
箍筋主要是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并聯結受拉主鋼筋和受壓區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梁內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環形鋼筋,將上部和下部的鋼筋固定起來,同時抵抗剪力。箍筋的主要作用表現在:
1. 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當配有環形箍筋的構件受壓時,混凝土的側向擴張受到箍筋的限制,箍筋因此而產生了環向拉應力,其反作用力使被箍筋約束的核心部分的混凝土受到均勻的徑向壓應力作用。核心部分混凝土由一維受壓狀態變為三維受壓狀態。因此,這部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得以提高。這種效應隨箍筋拉應力的提高而增大,直至箍筋達到屈服點時混凝土才被壓壞。
2. 提高結構的延性
好的結構應是強度、剛度和變形能力俱佳的統一體。我國以“層間彈塑性變位角”的大小作為評估結構變形的一個指標。箍筋的配置率是影響彈塑性變位角允許值的重要因素?!督ㄖ拐鹪O計規范》規定:當柱子全高的箍筋構造采用本規范的上限值時,可提高20%。
3. 提高構件的抗剪能力
不配箍筋的混凝土構件,當所承受彎矩和剪力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一條臨界裂縫。在這條裂縫的上方靠近支座處,形成了一個上小下大的“基本拱體”,拱體下部混凝土的抗剪能力不能充分發揮。當配上箍筋后,箍筋把被裂縫分割的拱形混凝土牢固地連接在一起,充分發揮了下部混凝土的潛力,共同把剪力傳到支座上。
此外,由于箍筋限制了斜裂縫的寬度,提高了斜裂縫兩側骨料的咬合作用。箍筋和縱筋形成的骨架對混凝土起了“圍箍”作用。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提高了構件的抗剪能力。
4. 提高構件的抗扭能力
對于受扭構件來講,由于受扭而產生與構件周邊呈45°的螺旋形拉力,這就要求用與構件軸線呈45°的螺旋鋼筋來承受,但在實際中很難實現這種配筋,而多采用由縱筋和箍筋組成的鋼筋網,來共同承受其扭力;另一方面,當扭矩大的時候,角上的混凝土容易脫落。試驗表明,可以采用較小的箍筋間距離來防止角上混凝土的脫落。由此可見,箍筋可以提高構件的抗扭能力。
四、 鋼筋成品保護
1. 不準踩踏板筋,尤其是板面負筋。
2. 安裝電線管、暖衛管及其他管線和設施時,不得隨意切斷和移動鋼筋。
鋼筋安裝結束,各項缺失整改完畢后,方可提請進行鋼筋工程的隱蔽驗收。